狗行為心理知識大講堂:第一集—狗的性格常識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因為人際關系的逐漸淡漠,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選擇狗狗作為自己的陪同,但因為對狗行為心理知識的缺失,養狗人越多,不會管狗造成的人與狗的矛盾,人與人的矛盾,人、狗、社會三者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
從現在起,我們將對狗的行為心理知識進行系統的講解,希望能幫助更多的狗主人,更好地了解狗,認識狗,飼養和管理狗,既不給自己、他人和社會帶來麻煩,也為狗爭取更多的社會公共空間,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和長期交往。
一、狗的性格常識(一)、狗的神經類型1、神經類型的分類
在自然生長狀態下的狗(后天沒有受人的生活行為干擾),遺傳性格分為四類:興奮型、 靈敏型、安靜型、弱型,這四種性格在后天人為的干擾下能夠進行互相轉化。狗的性格區分主要根據狗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反射轉化過程來判別的,通俗講就是狗的放松與緊張兩種狀態之間變化的過程長短。
興奮型:狗的大腦神經活動大部分時間處在興奮狀態,好動,愛在戶外奔跑,但環境適應力相對較差,碰著負面刺激或者新環境時,容易緊張,從放松轉入緊張的過程快,但從緊張轉入放松的狀態慢。如馬犬、貴賓犬以及一些獵犬類(波音達、史賓格、威馬犬等)。
靈敏型:狗的大腦神經活動處在一個十分靈敏的自由轉換狀態,好動,愛在戶外奔跑,大部分處在放松狀態,當碰著負面刺激或者新環境時,極少出現害怕緊張,能瞬間適應。如拉布拉多、羅威納犬、金毛犬等。(微公眾號:犬道在線教育)
安靜型:狗的大腦神經活動多數處在一種安靜壓抑的狀態下,不太好動,對新環境和負面的刺激比較難適應,從抑制轉入興奮的過程較長,如有自閉癥的犬只等。
弱型:狗的大腦神經活動處在兩個極度,一種是特別抑制緊張,每天都是緊張恐懼的狀態,一種是特別興奮好動,每天處在狂躁狀態。此類犬只,基本不會與人或者其他狗社交,存在的幾率也較低。
2、神經類型轉化的機制和原理
狗的性格轉換機制是以趨利避害為基礎的,即看這些人和事對狗的影響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如果對它有利,它會喜歡它并繼續想要它;如果對它不利,它會避免它。狗對利與弊的判斷,主要是看這些東西是否能給它安全感,是否能讓它吃飽,是否能讓它的行為更加自由等等。各種神經類型轉換的訓練原理也依賴于利用狗的原始需求來引導它適應新的事物或環境。
興奮型向靈敏型轉化的方式:
主要是經過對狗興奮的行為進行控制,當控制出現抑制時再進行適當的緩解調整,經過長時間全天候對狗每一個行為的控制緩解,逐漸讓狗降低興奮程度。另外一方面,常常帶狗進入各種真實的生活場景,當狗出現抑制時耐心鼓勵,逐漸加強狗的適應能力。
安靜型向靈敏型轉化的方式:
主要是引導和調節犬的抑制狀態,使其興奮,不斷地尋找犬的興趣點,經常使犬處于興奮狀態,減少日常生活中對犬的控制;經常帶犬到一個新的環境中,當犬處于緊張狀態時,用狗的有趣的東西引導狗逐漸興奮起來,久而久之,它會變得很開朗,新事物會適應得更快。
神經類型為弱型的,向靈敏型的轉化難度十分大,但并不是不可轉化。轉化的方法與以上兩種差不多,只是手法要更細膩,時間要更長,對人的耐心考驗也更大。
(二)、狗的性格與神經類型的關系人們通常喜歡用聰明、機靈、溫順等詞來形容狗的性格好壞,實質上這些性格就是狗的神經類型,但狗日常的性格并不是單一的一種神經類型,特別是與人生活在一起后,狗的天生遺傳的神經類型會受狗主人對它的態度發生明顯的變化,而變化的結果直接取決于狗主人的態度。
比如小狗小的時候,活潑好動(大部分都是易激動或敏感的),但因為它總是給主人帶來麻煩,主人經常會生氣地打它,打完就罵它。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小狗長大后會變成一只憂郁安靜的狗或是一只虛弱的狗;例如,小狗小時候不是很活潑,但因為主人很特別,所以不要寵壞它。它會逐漸變成一只敏感或興奮的狗。如果它繼續被破壞,成年后可能會成為家族的霸主,似乎沒有人能挑起它。
所以,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狗所定義的性格,大部分是帶有人為干擾的綜合性神經類型。狗的神經類型分類是判別狗性格的一種根據。而聰明、機靈、溫順、自閉、攻擊性、恐懼等是神經類型的一種外在行為表現。要是要測試狗是屬于哪一種神經類型或者說是綜合了哪幾種神經類型,主要看狗的外在行為表現。(微公眾號:犬道在線教育)
(三)、狗的心理1、狗的心理分類
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資源,社會動物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會形成各種心理反應。這些心理反應幾乎每天都在指揮著各種外部行為,而外部行為則加強了狗的心理反應的決定力。
狗明顯的心理反應大致有:占有心理、依戀心理、等級心理、嫉妒心理、邀功心理、撒謊心理、復仇心理。
占有心理:指狗對自己特別喜歡或者熟悉的事物有獨自占有的愿望,這些事物包含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一切狗能接觸到并且感興趣的,如保護領地、保護主人、護食、保護母犬、把喜歡的食物或者玩具藏起來等等。
依戀心理:指狗在任何一個環境中,特別是在陌生的環境中,它的內心再強大,也會需要同伴相伴,以增加安全感。要是找不到同類,它就會主動去尋找別的動物。這就是狗為什么是群居動物的重要原因。
等級心理:指狗在群居過程當中,為了得到更優越的生活條件,而要經過與對方搏斗建立起一種威信和行為上先于別的狗一步的優越感。原始動物的等級地位獲得的唯一方式就是行為上的戰斗。
嫉妒心理:指狗與同級心理地位同伙,在得到比自己更高等級地位同伙的好處時,因不公平而產生的心理行為。
邀功心理:指狗與同級心理地位同伙,共同與比其更高等級地位同伙相處時,會因為想得到更多好處或者與更高等級地位同伙拉近關系而主動向上級獻好。
撒謊心理:指狗在做某件事碰著了阻止或者傷害,而它內心又特別想要做這件事,為了防止再次受到阻止或者傷害而產生的心理表現。
復仇心理:指狗與同級心理地位的同伙出現矛盾打架后,會留下仇恨心理,而在以后的相處中乘機報復。
2、各種心理的互相關系
狗的各種心理反應的變化是相輔相成的。除了依戀心理,在其他心理中,一弱即全弱,另一強則全強。等級心理較弱的狗也有不良的占有心理和嫉妒心理,只有依戀心理會增強。相反,等級心理強的狗會有很強的占有心理和嫉妒心理,但依戀心理較弱。
狗的心理變化主要是經過行為探索來實現的。碰著任何一件新事物或者任何一個新的動物(包括人)后,首先是天性地去探索是否安全,當沒有發現明顯的危險后,再逐漸放開行為,與對方進行更多的互動,以獲得信賴感開始表達依戀心理,在得到了依戀關系后,它的行為會再次釋放,行為指向是要獲得更優越的生存條件,隨之發生改變的是等級地位。當狗逐漸確定了自己致高的等級地位后,占有心理就會瞬間變強,攻擊、復仇、嫉妒心理就相應得到加強,最后狗的行為也會沒法管控。